交流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交流合作 > 【海外归来话感受】(4)化药学院尹霞海外教学研修体会

【海外归来话感受】(4)化药学院尹霞海外教学研修体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2-23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19年8月11日至9月1日,我校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研修活动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学员由来自全校的20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组成。本次研修活动主要围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聚焦课程及教学大纲的设计、有效教学方法、教学支持与反馈、教育技术应用等内容展开,共有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5所英国高校的26位专家通过专题讲座、教学工作坊、示范课、研讨课等方式带领学员们深入了解牛津等世界顶尖大学管理、学术及教学体系的运行情况。为扩大培训效果,研修学员撰写完成了学习报告并在各自学院进行了海外研修经验分享汇报。本系列报道将陆续刊出学员总结报告,旨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分享本次海外研修成果。

本人于2019年8月11日至9月1日,参加我校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研修活动,现将本次收获及成果、体会及启示、下一步打算和建议汇报如下:

一、 收获及成果

这次为期三周的学习,内容丰富,时间安排极其紧凑,我们通过专题讲座,教学工作坊,课堂教学体验,真实课堂的观摩与牛津大学(主要),剑桥大学,布鲁克斯大学和温彻斯特大学的教授们一起讨论英国教育体系的框架,课程设置的思路,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改进,新技术的应用,深入了解了牛津剑桥两所世界名校的管理、学术及教学体系的运行收获颇丰。在这部分的总结中,我将按照主题而不是时间顺序,分为以下两大部分整理、汇报学习的收获及成果。

(一)新知识的输入

1.牛津大学独特的教学体系

身处牛津大学,想要找一个类似大门或者学校招牌的地方拍一张XX到此一游纪念照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为不存在牛津大学的校门甚至不存在牛津大学。通过Lynn Robson教授,Mackenzie Graham博士和王石东博士的介绍,以及与牛津大学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私下接触,深入认识了牛津大学。牛津大学(university)是38个学院(college)的学院联盟,每一个学院不分专业不分领域,也就是每一个学院相当于一个小大学,可以有大学拥有的所有专业。这样的设置跟牛津大学的历史发展有关,他们首先是具有一个学院,然后更多的学院,然后为了方便各个学科的整合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才最终成立的牛津大学。那么所有的学院拥有所有的专业肯定是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需要每一个学科的专业软件,专业设备和实验室等投入,这样又是比较浪费的。因此大学根据学科下设了许多学部(系)(department)。所以牛津大学的实际操作体系是学院和学部。学部是学生上大课(lecture)和实验技能学习的场所,这与普遍意义上的大学是一样的。大课的形式也是一样的,一个教师,面对整个教室的学生,一般是60,90,150名甚至更多的学生。学院是学生生活、社交游戏、吃饭的地方,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实现的地方。这个教学环节也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特色,是区别于绝大多数大学的制度,被称为tutorial如果要给学生在牛津这样的大学整体的体验分一个层次的话,最底层的生活需求和社交是在学院进行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是在学部,而专业知识的升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和创造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在学院,通过tutorial。那么这个神秘又独特的tutorial究竟是如何操作运行的呢?在一个个古老的学院,在严肃又干净的教授的办公室,教授本人(导师)面对一名或者两名学生进行讲授,讲授的内容具体又深入,主题是导师提前提供给学生的,并且会给学生提供一个阅读清单,方便学生收集和整合资料。学生必须按照导师的要求,阅读所有的材料,提炼观点甚至扩展到周边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料,然后完成自己对这个主题的认识,并且写成一篇论文。需要提前一天把完成的论文发给导师,导师完成批阅之后,进行tutorial。所以这一次的tutorial其实导师和学生双方加起来准备了要一周的时间。而学生一周需要上2-3tutorial,一学期要选2-3个课程的tutorial

对于十八九岁的学生,让专家听到他们的想法,并且可以得到相应的指导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tutorial制造了一种无处可逃的气氛,学生必须直面老师的挑战和同伴的监督。学生在不断的挑战中,学会论证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氛围中走出的学生,是基础扎实的,是思辨的,是善于思考的,是随时提高警惕的,是自信的,最终也是具有创造性的。

2.知识的分类及在教学中的思考

Chris Rowley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从我从未关注的视角,诠释了什么是知识,以及知识应当如何被传递。知识的定义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界定,但是无疑,知识是可以管理的,知识的管理包括知识的创造,储存,传递和应用。知识也可以被分类的,总体分为两部分,个人的知识和组织的知识。组织的知识包括人力资源,社会关系,大的数据库语言,文化等等。是相对宏观的环境和体系。个人的知识又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是比较浅显的,概念性的,内容性的,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传递给另外一个人的,也可以说是机械的,显性知识占个人知识的20%。那么另外80%称为隐性知识,包括个人的经验,信仰,以及思考方式等等。这样的知识就像给它定义的名字一样,是不容易被发掘,不容易验证以及不容易传递的,但似乎这种知识是更灵活的,更高级的,更应该被关注的这大概与我们的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异曲同工之效吧

将知识如此细分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做的其实只是把显性的知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传递给学生,在传递和接受过程中因为传递效率,环境干扰,学生吸收程度等种种因素,肯定会有知识的损失。那么学生学到的不过是一个老师知识体系中20%再损耗过后的一点点。这样算来,他们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基础是薄弱的,框架是模糊的,理论是不清晰的,何谈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呢?学生如果未经指导在自己学习摸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其可靠性大打折扣。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作为教师其实是失职的,因为我们没有关注的80%隐性知识的传递。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养,怎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困惑于这么简单的逻辑为什么学生就想不明白,而我们没有反思过他们凭什么要明白呢?我们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但是学生不是。我们拥有了在这个领域如鱼得水的经验,习惯了这个领域的思维方式但是学生并没有。我们有没有传递给他们理解这些知识的经验和逻辑呢?可见,如果不对这80%的隐性知识进行传递,那么知识的传递不仅是不完整的,更可怕的是这种缺陷会严重影响20%显性知识的学习。

组织知识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似乎是一个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氛围,与具体教学没太大关联。但是反过来想,一个学生群体,在我们的大学多数是一个班级,其实也有自己的组织知识的,也就是这个班级的文化。或者再具象化一点,是一个班级的学风(learning culture)。这个组织文化是我们教师必须深入了解的,虽然我们的学生人数众多,我们一线教师做不到因材施教但至少能因团体施教,也是长足的进步了。

3.破冰技巧和“9理论结合运用

在为期20天的培训中,整体的体会是英国导师们的效率好低,一堂课还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热身。整体的体验是,少就是多。虽然他们传递给我的知识很少,有时一堂讲座还不及读一篇文献的信息量大。但是这些知识给我留下的印象却十分深刻,而且总能吸引我在课后的实践反复思考总想与同伴讨论新的。是什么带给我这种有趣的体验呢?我想可能有两点决定性的因素:一是每个老师都非常善于破冰,在每个讲座一开始就能把气氛活跃起来,自然而快速的把学生带入到他想要传递的知识氛围中。破冰技巧可以是问一个问题,一般是有争议的,但又具体的。每个人都有话可说的。破冰也可以通过一个游戏,让人很快熟悉环境和同伴。破冰也可以是一个线上调查,然后及基于结果进行讨论。甚至也可以是闲聊和寒暄。你可以用任何形式,但一定要有这个环节。有时我们担心破冰效果太嗨,收不回来,这里Liz Browne教授介绍的一种方法就很有效了。无论破冰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多发散,得到的结果有多复杂,他们都必须最终按照某种相关性或者重要性排列顺序。拿出九个他们认为最值得展示的结果,然后分成五个等级,第一和第五等级,分别一个因素,第二和第四等级,分别两个因素,第三等级三个因素。经过排列后,观点或重点一目了然。这样做的好处还可以让学生在简单叙述的过程中,综合分析,比较,权衡,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动性,同时聚焦重点,使破冰不仅起到破冰的效果,而且起到将课堂推向高潮的作用。

4.如何设计有效的讨论

大课中可以设计的讨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三种:叙述式的,就是每个人叙述一段讨论话题相关的内容,从而达到百花齐放的目的,优点是参与度高,缺点是不能深入进行;对话式的,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可以接受旁听者的反馈,也可以进行辩论,从而呈现百家争鸣的效果,优点是可以深入探讨,缺点是容易有极个别学霸掌控整个辩论场研讨式的教师可以掌控全局,进行引导,启发和激励。优点是合理分配资源和话语权,兼顾的缺点进行改进,而缺点是对教师的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容易冷场。三种方法因地制宜,重要的是如何去组织有效的讨论。

首先是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话题,提供一定的资料,针对材料设定闭环的问题,然后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提出讨论问题,讨论问题必须是开放的,有争议的,可以层层深入的。这里可以设限讨论的用语,类似前面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很有趣/见解独特,我觉得/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这样可以确保讨论氛围的积极。除此之外教师的反馈,不可以是结论性的,但可以是诊断性的,从理论根基,逻辑性,思辨等角度与学生探讨,而且必须是开放性的,允许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辩论和立证。这样的课堂讨论才不至于变成流于表面的争论或者单纯的八卦。

其实精华在于设计,从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到设计一堂一波三折的上课体验,到设计一门环环相扣精彩绝伦的课程,是一个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1.jpg

(二)经典教学理念的巩固

1.Bloom认知目标分类及Kolb学习周期理论

Mackenzie Graham博士,Matthias Dilling博士,Antonina Santalova博士以及George Roberts博士在各自不同主题的报告中都详细讲解了Bloom认知目标分类(Bloom’s Taxonomy)。Oliver Cox博士,Catrin Radcliffe博士以及George Roberts士则都在不同问题上提到了Kolb学习周期理论。从事高等教育的一线教师对这两个理论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我们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学生规模庞大,知识背景良莠不齐,把记忆和理解知识作为教育的最基本目标,最多再教学大纲中加一句,使学生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这三个目标终究知识徘徊在Bloom认知目标分类最底部的三个层次,始终难以达到上面的三个维度。而我们的学生,可能更多的是Kolb学习圈中的同化型学习者,少有发散型学习者和调节型学习者。不难发现,牛津大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们确实通过自己的体系,实现了对学生高阶能力目标的培养。同时培养,或者本身就拥有了大量的发散型学习者。这种成就在教育界是值得尊重的,但也是历史必然的,毕竟他们是真正的精英教育。我们很难在大众教育中展开,但至少我们拥有少数顶尖学生,或许在他们中展开相关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2.积极(主动)学习,消极(被动)学习和终生学习

积极学习和消极学习已经被讨论的太多,大多数以定论的方式给出结论,积极学习的效果好,消极学习的效果差。而且多数用来定义学生,这样的学生是积极学习者,另外的是消极学习者。其实不尽然,每个学生和每一个学习过程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种方式,知识的传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两种学习方式之间的比重和彼此之间的转变。Matthew Nicholls博士的讲座中,读书,听讲,看视频,看展示,这些即便是学习者主动和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方法,它仍然被划分为消极学习的范畴,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被传递者的角色,而并没有融入参与进去,这样的学习效果学习者一般只能接收到信息的10-50%。如果学习者能以参与工作坊,设计和操作实验,写一篇论文,做一个展示的方式进行学习,哪怕最初他们是抗拒的,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面对的,但真正执行起来,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所调动的整个过程都称为积极学习。所以,有时候,不是学生本质上积极或者消极,这里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的设计,才最终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积极还是消极。

那如果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哪个学习者不想有事半功倍的捷径可以走呢?所以如果教师告诉学生,消极学习对知识的吸收度只能在10-50%,而积极学习则可以达到70-90%。恐怕没有哪个学生会拒绝这样的诱惑吧。但是如果教师只限于此,那么学生也只能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是不是我不够积极,然后更多的去看书,听课,这样也只是强化了10%50%的增长,并没有真正的采取积极学习呀。可见这一过程,教师仍然要承担其积极引导的作用,如何教会学生两者的区别,如何帮助学生积极学习。如果这样思考了,就请不要再一味的埋怨学生不够好,是否也该自我检讨,教学的设计出了问题呢?

那么终身学习呢?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同时也是我们对学生的期许。古语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学生是否愿意或者怎样继续修行当然决定于学生自己的资质,学习领域的活跃性和吸引力,但是也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于师傅怎样领?怎样在思想上再能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在这里并不是夸大教师的作用,只是站在教师的位置上,总免不了更多的去思考,我要怎样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成长呢?或许从一开始,从过程中的细节我们都是可以努力的。

3.教学技术的正确地位及其应用

Laura Larke博士和Xavier Laurent博士,对牛津大学提供给教师和学生教学和学习的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现场还让我们体验到了学生上课时用的VR眼镜,帮助学生从虚拟中获得一些具体的感知。这堂讲座也引发了听众的极大兴趣,当时一起参与牛津展望计划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和南京航天大学四个学校的老师。大家就各自学校的教育技术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虽然每个学校程度不一样,当然也不像牛津大学这样全面,并达成了两个共识:技术已经在教育中掀起了一场革命;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不能凌驾于教学之上。也就是说,使用技术,是大势所趋,但是也不能强用,不能为应用技术而用。反思一下这个现状,我作为一线教师中较为年轻的一批,却没能把技术及时引进教学用来改善教学这一点需要深入反思并且列在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中

体会及启示

这一部分的总结,区别于新知识的传递,是偏感性的反思和情感的触动。

(一)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1.大学的角色

我们先不去定义大学的角色。先来看一下在短暂的培训过程中,以讲座形式,传递给我们的牛津大学的一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机构和服务。24小时营业的图书馆,教师基金申请培训,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牛津创业中心牛津铸造TORCH(牛津人文研究中心),教学技术指导团队,VLECanvas在线学习系统等等,如果去牛津网站上去看那林林总总的服务更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如前所述牛津大学本身不承担授课任务和管理学生的任务,但他确实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学生需要的硬件设施,还有软件支持和关怀。他们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指导和支持是具体的,具体到事件,具体到时间,具体到个人。例如学生需要在论文中引用一篇文献,他可以找专门的人教他如何检索,再找专门的人教他如何规范的引用在自己的论文中。牛津大学对学生和老师的帮助,从技术支持,培训,心理咨询到人文关怀。他们的支持是持续的,例如就业指导中心和牛津铸造都是终身为校友开放的。从简历的撰写,就业方向的抉择,短期长期的职业规划甚至“跳槽”都是可以得到一对一指导的。牛津铸造作为一个孵化器,为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插上翅膀,让他们新奇的想法称为实现的可能。而与此同时,会给他们每一个小团队配备相应的教授,专家和企业,帮助他们去完善趋实现。这些努力,让人很感动,让人不禁发出~原来如此的感慨。感慨他们的学生能成为佼佼者背后大学的付出。所以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大学的角色,是不是会有些不一样了呢?大学不是一个收容所,仅仅保障知识上的吃饱穿暖。大学应该有着更深远的意义,那就是通过硬件和软件,以一种服务的态度,为身处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创造条件,帮助每个人成长,实现更好的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对大学也是适用的,先脚踏实地的把自己做好,把自己的教师和学生培养好,这是基本职责。然后再考虑也才可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才能谈到社会意义和对国家的意义。

2.教师的角色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似乎从技术层面把身为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全部都囊括了。做好了这三点,无疑是一个好的老师了。而对于教师职业更深刻的认识后续又被提升到了另一高度,那就是教师除了要教书还承担着育人的职责。当育人的职责被提出来之后,教师这个职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高高在上,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教书的职责有一天或许会被mooc替代,会被机器人替代,但是育人的职责,是有灵魂有温度的,是不可替代的。如何做到不可替代呢?此前我也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努力让自己成长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有魅力的老师,这样在于冷冰冰的荧幕和机器人的对决中,无疑是有相当的优势的。但显然我的思考不够深入,也太过少女心。

听了Mackenzie Graham博士的报告,我有了更直观,具体但又更有章法的体会。他在讲座时有这样一句有趣的描述。“Teaching is about engaging and relationship with one student. Teaching is a dialogue”。教学是一种联系,是一种关系,与谁的关系呢?与每一个学生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对话。这显然不是学生坐在讲台下,看着老师一个人的表演,或者与少数活跃分子的互动。这是所有人的参与。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或许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师这个角色还需要有的特质,总结一下也许下面几点是可以起到关键作用的意气风发的热忱;拔草瞻风的洞察力;运筹帷幄的组织力;直指人心的激发力;对学生的关心。关心学生对学习的期盼,而不只是教师的教学进度和目标;关心学生的心理准备,而不只是知识储备;关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用他们更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去沟通,而不只是抛出令人一头雾水的专业词汇和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流程;关心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关心是落在实处和细节的,而不是简单地同情和同理。这样的教师角色,走下了神圣的讲台,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带着知识和智慧。

(二)学生的感受

1.学习感受

在上面部分我讨论了大学的角色和教师的角色,这里把学生的感受专门拿出来说一下。我把这部分的标题称为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成就也不是延续前面的两个角色。因为学生的感受其实坦白讲,很大程度上是被我们忽略了的。

这一次的培训中有几位老师是做教育研究的,例如Kathleen M Quinlan博士,她做了许多的调查,而且非常慷慨的把所有的结果与我们分享,有些是还未发表的最新成果。她调查的主题有很多,但是都在围绕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的感受。学生希望从大学获得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为什么学生的感受是重要的值得关注的?后面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学生是主体呀,学生是校园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和学校互相合作的过程。前面这个问题比较不好回答,因为答案五花八门,但是通过问卷的形式,研究者会发现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对客观事物的需求(硬件的,图书馆,数据库,教室等等);对学习同伴的;对教师的;对他们自己的;对这个世界的。当然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我想中国学生回答问卷可能和英国学生答案和答案所占的比重不太一样,但我相信也跑不出这些范畴。可以看出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是有期许和既定目标的,毫不夸张的说每个学生进入校园的时候都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而走着走着,有些变了。学生自身的原因除外,是否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过多的关注了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呢?教书育人是草草了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是将心比心,全力以赴?以怎样的方式投入,是官僚的,官方的,垂直的,制度的还是关心的,有爱的,平等的,给人的感受肯定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真的应该关注一下学生的感受了!

2.荣誉感和归属感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牛津的人,把剑桥称为“the other place”,剑桥也是这样的。即便新生,他们还不太了解历史渊源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这种身为牛津人,或者剑桥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不是说这种称呼值得推广,它只是一个现象。顺着这个现象,你会发现许多更有意思的事。牛津的学生们,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的院徽,都有自己的学袍,自己的围巾和自己学院周边的一些衍生产品。学生要在重要的场合穿着学袍,佩戴相应的徽章围巾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就不用说了,一场考试也需要,一顿正餐也需要,因为他体现着身份和归属感,充满了仪式感,彰显着荣誉感。每周学院的教授要与学生一起进餐,在古老的城堡里,长长的餐桌从餐厅的门口延伸到对面装饰着历任院长画像的厚重墙壁,两旁穿着学袍的学生们兴奋热闹的聊天。当身着正装的教授们入场时,餐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的学生看着平日里讲台上给自己上lecture的老师,看着跟自己在tutorial激烈争辩的导师们入场,肃静,庄严,神圣。每一周的相聚,无处不渗透着尊师重教,无处不彰显着归属和荣誉,无时不拉近着心与心的距离。这种场面真的很让人感动和向往。我们不禁回想,如果自己当时读书的时候,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对母对的老师们会不会有更深厚的情感和认同,这样的情感和认同会不会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经历和人生轨迹我们不禁反思,如果我们可以给学生创造这样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我们还会不会只是冰冷的教书匠,校园里遇见曾经的学生,会与会还遇上他们躲闪的眼神。不是一句中西方文化差距就能解释所有的事实,不是一句国情校情就可以推卸所有的责任,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个体,不是都有责任让这个集体变得更加有温度有人情味吗?毕竟学生四年的时间,应该远不止最后的一直成绩单这么薄情吧!

(三)中国力量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带着新知识新体会给我的冲击,确实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另外一种方式和维度,总结中我也毫不掩饰对牛津大学的向往和对先进教育理念的敬仰。但同时我更认识到,很多先进的理念我们国内的大学其实也早已在实践,就像mooc的迅速发展,像智慧教室的广泛建设,像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投入到教学研究这项工作中去,像支持牛津教学的基本理论bloom认知目标分类和Kolb学习圈等基本教育理论我们也在实践,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事。中国教育,面对如此大的基数,面对很对大学生都是家庭里第一代大学生的现状,还能如此迅速发展根源在哪里?我们的基础课程像数学,化学和物理,学生扎实的功底也是西方教学研究者急于探究的问题。在给我们讲座的23位外籍教授中,有三分之二都来过中国学习,考察或者长期工作学习过,有5人以上可以说中文,有3人还可以用中文讲授自己的报告。这个是很震撼很骄傲的一件事情,我们在向他们学习的时候,也以我们的成就吸引着他们向我们学习。在这一次中西方教育交流中,我们并不占下风。在最后一天的教学汇报中,我校20名参加培训的教师对教学的深刻理解在教学中的实践,对学校的热爱,和我们培养中国农林人的热情,深深的震撼着牛津大学的导师们。我们私下里这样调侃,这一次培训,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学习,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在自信中有权利取其精华,批判性的去吸收借鉴有权利因地制宜的改变某些理念,然后更好的实践,更好的提升我们自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下一步打算

(一)学习成果汇报

1.书面文字汇报

已基本完成,但仍需在实践中修正,完善,直至使最终的汇报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价值。

2.PPT展示

全学院范围内,展示学习成果,收获和心得。传递不同文化差异下的教学特色。

(二)教学改进(应用化学二年级专业核心课《有机化学》)

1.翻转课堂的深入开展

在牛津展望计划最后一天中,我们进行了汇报。我们小组对翻转课堂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示范。得到了在场专家的认可。可见技术操作层面,翻转课堂是可以继续开展和深入的,在本学年所带的应化二年级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中,具体工作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①充实线上学习内容,结合有机化学mooc,讲概念性的,理论性的知识,提前布置给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将拓展性的文献和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上传,帮助学生拓展学术视野;②巧妙设计联动基础知识的讨论题目,供学生课堂讨论,例如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机理的竞争机制,反应机制和影响因素,结合science杂志发表的最新成果可以设置一次小组讨论。冠醚分子机器人,可以设置一次小组讨论。

2.小组作业“我的家乡与化学”的开展

针对Bloom认知目标分类的阶目标,有效设计翻转课堂小组作业。最终以一个ppt展示过程和一个海报展示作为成果。国情怀,是我们中国人传承久远的骨子里的情怀。家乡总有让我们骄傲的地方,当然也有让我们痛心的地方。家乡的好,可以人人传颂;家乡的糟粕却只能自己可以吐槽。

借着初次接触专业核心课程的机会,你愿不愿意深入的走近自己的家乡,看看那些被忽略了的却一直被传承的手艺,或许那是你家乡经济的支柱产业,或许那是你家乡的神秘色彩,或许那是你家乡的文化遗产,或许那只是你家乡再寻常不过的一棵树,一株草,一朵花。而家乡那些与化学息息相关的羁绊会不会是你冥冥中选择了这个专业的缘分呢。与此同时,你愿不愿意以一种更有情感的方式走近有机化学。原来它是那么的无处不在,原来它是那么的润物无声,原来它是那么的兼容并包,你所学习的这样一个专业未来可以那么的广阔,而道路却也那么的艰辛。迎着万丈光芒,行走在遍布荆棘的路上,不正是少年人应该有的骨气和倔强吗?虽然60个人的课堂,很难通过一两次的尝试使学生达到从低阶认知目标到高阶认知目标的飞跃,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但我相信总要有一门课先开始,总要有一批人先开始。

3.Lecturetutorial理念的探索

Lecture是现有学生规模和现有教师比例情况下必须保持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既然tutorial可以为精英学生提供更高更广阔的平台,我们在小范围内也必须要尝试。结合本次小组作业,就很适合开展tutorial模式的探索,每个小组本学期有两次面对导师的机会,就他们的选题,文献和进展与我展开讨论和辩论。

4.同伴教学的开展

学生有自己的语言和逻辑,他们彼此的知识的传递应到给与足够的鼓励,支持和尊重。通过同伴有效的交流,学生整理所学,应用所学,质疑同伴,回答疑问,这是最好的Active thinking针对贯穿整个学期的小组作业,在小组选题结束后,安排一次课堂ppt展示,展示各个小组的选题依据及进展,每个小组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模式,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育理论的学习

经过这次培训,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理论方面的不足,心理学方面的欠缺和哲学领域的空白。教育是一门实践工作,但是像许多的科学研究一样,这样的实践必须要建立在牢固的理论的基础上,才能科学有序的开展,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教学的效果,才能展现一个专业教师的素养,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而把知识更好的传递给学生,为学生创造更高级的学习体验。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网站管理员: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绿道软件

联系电话:029-87080179 中心地址:北校新图书馆一层南侧

[ 网站管理 ]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