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关于组织参加“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实践专题培训”的通知

关于组织参加“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实践专题培训”的通知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4-13     浏览次数:

  

各学院(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文件精神,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定于4月20日-21日举办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实践专题培训。请各单位结合我校实际,认真组织相关教师参训,具体要求如下:

一、培训对象

1.已获批校级及以上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负责人;

2.各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副主任、课程组组长、教学团队负责人等)。

3.教务处、研究生院、教学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管理人员。

二、培训名额

1.已获批校级及以上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负责人必须参加本次培训。

2.各学院(部)应另行推荐3名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报名参加。

培训内容

培训专题1

主讲题目:虚拟教研室:评价策略与提升路径

主讲专家:华中师范大学 吴砥教授

主讲内容主要讲授在线教研方法和效果评价,就如何评价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质量,发挥其应用效益展开讲述,针对性地对改进在线教研方式方法,更好保障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效果,打造“建设—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进行研讨和经验分享。

培训专题2

主讲题目: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

主讲专家:浙江大学 陈文智教授

主讲内容:主要介绍虚拟教研室平台的设计思路、建设特点,并结合具体的应用经验,向大家分享如何建设好虚拟教研室。

培训专题3

主讲题目:构建过程与增量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教研活动开展

主讲专家:大连理工大学 刘志军教授

主讲内容:主要探索建立“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标准和实施路径,研制现代虚拟教研室的评估内容、评估方式和评价标准。

培训专题4

主讲题目:怎样建好虚拟教研室:理解与实践

主讲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 战德臣教授

主讲内容:主要介绍互联网+时代基层教学组织如何建设,怎样建好虚拟教研室,报告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以及对教育部文件的理解,从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意义、虚拟教研室的基本特征、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内容和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实践案例为高校教师介绍了如何建好虚拟教研室的经验与方法,助力各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更多更好的虚拟教研室,助力各虚拟教研室成为国家示范虚拟教研室。

培训专题5

主讲题目: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的初心与愿景

主讲专家:清华大学 李双寿教授

主讲内容:主要介绍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建设,新形态教学组织,中国特色工程创客教育模式研究,工程创客培养平台建设和工程创客教育研究成果分享。

培训专题6

主讲题目:教学为经 行业作纬:土木工程课程群教育部虚拟教研室的构建与实践

主讲专家:河海大学 沈扬教授

主讲内容:主要讲授土木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如何将大土建行业需求和高校教学改革相浸润,以已建成的1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资源基础,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资源构建等层面,基于课程思政、分类培养、强化实践、资源共建、技能提升等维度开展建设,实现教师校际间教学充分交流互鉴的思路与举措。

培训专题7

主讲题目:全国生物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的思路与实践

主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 陈峰教授

主讲内容:以全国生物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为例,讲解本教研室的构建思路、工作内容、组织研讨的实践经验与技巧,以及对虚拟教研室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四、培训安排

1.本次培训采用集中报名,网络学习的形式开展。

2.参加培训的教师于418日上午11时通过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vj/wLIDk9S.aspx填写报名信息,便于统一分配账号。

3.具体培训日程安排及操作方式将在培训前以邮件方式发至报名教师电子邮箱。

4.各学院(部)可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自行设置分会场组织教师学习。鼓励学院(部)自主资助教师学习并取得培训证书

五、培训要求

各学院(部)要高度重视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助力学校和教师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对参加培训并获得证书的教师,学校将在后续虚拟教研室建设过程中优先给予支持。

六、联系方式

磊(教发中心) 87080242

张艳艳(教 务 处) 87090036

教学发展中心 教务处

2022年4月13日

【专家介绍】

吴砥,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虚拟教研室建设专家组成员,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常务副主任。

陈文智,浙江大学教授、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主要科研方向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教育技术等。承担国家级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多项。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浙江大学永平教学贡献奖、浙江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荣誉和奖项。

刘志军,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教务处处长,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合格评估专家,国家教学名师。曾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卓越成就奖。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共4项。

战德臣,哈尔滨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首届国家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暨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

李双寿,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纵向科研项目,以及数十项横向科研项目。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10余项,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研究领域为先进成形制造技术、智能制造系统、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

沈扬,河海大学教授、教务处处长。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带头人,教育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曾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主持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线上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各1门。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教改项目20余项。

陈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分析测试中心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主讲的课程曾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等荣誉。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网站管理员: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绿道软件

联系电话:029-87080179 中心地址:北校新图书馆一层南侧

[ 网站管理 ]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