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作为2024年海外教学研修团的成员,于2024年8月11日至8月24日赴英国牛津大学参加为期两周的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不仅加深了对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认知,沉浸式体验了全球精英教育的氛围,而且与不同学院的前辈和同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深入的交流,共同完成了结业汇报及学习成果展示,有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以致用,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一)初初走进牛津,认识“教学设计与实施”项目
首先,项目负责人对“教学设计及其实施”专题进行介绍,并对在牛津大学的学习、生活、出行、安全进行辅导。然后,Dr.Lynn Robson以“Introduction to Oxford University”为题介绍了牛津大学的历史沿革、学院设置、课程设置、学校制度、优秀校友、招生规模、招生方式、招生流程、学生分布等基本情况。紧接着,Dr.Lynn Robson以“Oxford Tutorial System and Personal is ed Learning”为题,介绍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和学生个性化学习,从牛津大学的学位设置,专业分布,导师制的概念、内涵、工作要求,导师如何制定学生阅读清单、引导学生学习、写作、并批改反馈,学生如何适应个性化学习,完成课程、讲座、研讨,学校如何评估和考核学习效果,学生、导师、学院、学校的相互关系,教辅系统如何支持学生和辅助教学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回顾二十年教学演变,对比东西方教育差异
Prof.Liz Browne以“An Overview of Pedagogical Approaches”为题,从东西方教育的潜在差异切入,介绍教育系统的目标和内涵,回顾20世纪和21世纪的教育目标演变,思考未来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探讨不同学生需求和学科差异下教学方式创新的原则、策略,以及AI对未来教学的影响。Dr.Jill Fresen以“Reflections on Technology and Openness at Oxford University”为题,基于BLOOM教学模式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阐述科技进步对学习模式的影响,比较了近40年技术对教学的冲击与演变,着重介绍了牛津的混合教学与线上资源。Dr.Sarah Frodsham以“Planning a Programme of Training for Life long Learning”为题,介绍牛津大学研究生终身学习计划项目,包括项目的团队、目标和焦点,结合终身学习计划的课程设置与案例,阐述了该计划如何逐步达成研究生终身学
习、相互学习培养目标。Dr.Samanth a-Kaye Johnston以“Fostering Critical Thinking”为题,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大科技平台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加强批判性思维。她基于菲尔德报告指出批判性思维的关键不在技能,而在性格,开放、公平、灵活、诚实很关键,并给出提升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包括真实经历、关键对话、跳出框架思考和批判性阅读。
(三)认识牛津大学硕士培养项目,巧用AI提高效率
Prof.Proochista Ariana以“ApproachestoTeachingPost-GraduateMastersStudentsatOxfordUniversity”为题,介绍了牛津大学医学院国际卫生与热带医学硕士培养项目(IHTM),从国际卫生与热带医学中心的基本情况、愿景使命、生源情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核心模块、学习评估等进行讲解,探讨学生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方式,给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如BLOOM模型、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Prof.Jeremy Knox以“Data,AI and The Future of Learning”为题,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含义“万物互联的智能系统”,并着重介绍人工智能对教学影响的四个方面:教学期望、知识与经验、包容与平等、治理机制,教学期望上AI能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加速知识传递、提高知识在教育中的价值,但也加剧了教育不平等,治理上需优化学习分工、协调教学设计。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助力有效学习和终身学习
Dr.Samantha - Kaye Johnston以“Sustain able Education Development”为题,从2030高质量教育展望切入,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发展策略。可持续教育指寻求生态相容、社会公正、经济高效、跨代民主的教学系统。该发展理念面临人工智能资源分配困境、教育数字化伦理困境、全球化与本土化冲突、AI带来的工具变迁四个方面的挑战。应对上述挑战需要以人为本提高技能、寻求基于证据的AI解决方案、增加新闻自由度。Dr.Matthew Nicholls以“Academic Student Support”为题,从IT资源、图书馆资源、课程资源如何支持学习切入,介绍了牛津大学的学院设置、研究机构、教学课程、图书馆馆藏、博物馆、画廊、实验室、在线资源、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等资源。Dr.AnneFord以“EnhancingStudentPerformanceandEffectiveAssessment”和“Well being and Jobs at is faction”为题,讲解为什么要给学生设置限制和界限、设置界限面临
的困难和注意要点。设置界限是保持从业者健康和活力,有效面对困难的一种行为,能够增强从业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幸福感。给学生设置界限的关键在于给出明确的期望、理解学生、厘清存在的阻碍,制定阶段性目标、预留时间辅导、加强沟通和倾听。同时,教师面临超负荷工作、缺少激励、社交瓶颈、价值观冲突等造成的职业倦怠和压力,学会照顾好自己,均衡工作和生活,提高幸福感、获得感很重要。
(五)认识并沉浸式体验牛津大学的书院制
Dr.ShiDong Wang以“Oxford and its College System: how it sdual structure works in supporting students”为题,从牛精大学的历史沿革切入,介绍了牛津大学的书院制及其对学生教育的支持。牛津大学是由44个高度自治的书院通过合约制形成的大学。组建前各书院各自为政,因学生少、专业重复,为共享师资组建跨学院教研室,逐步形成各书院联合共享教学中心、科研机构、博物馆的大学。特点是导师制和独立性,每个导师带2-3个学生,可以深度、平等的交流,且同一书院的学生专业不同,书院内部交流促进学科交叉,学位授予上由几个主体(学院)组合决定,教学模式上以翻转课堂为主,学生需通过自主学习提出观点、证明观点、捍卫观点。此外还介绍了生源情况、开设课程、申请流程、学生指导和学校资源。Dr.Lucy Panesar以“Diversity in UK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need fore quity and inclusion”和“Supporting University Lecturers To develop in clusivie and equity able practices”为题,从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切入,结合Dearing Report、Equality Act和OFS Conditions三分报告,阐述了英国教育的多样性及其对公平和包容的需求,并给出支持学生发展的措施,如梳理教育环境、检测辍学风险、帮助弱势学生、解构评估标准、无偏见培训等。并对教师的发展动力、培训项目、包容性原则和实践进行了讲解。
(六)与牛津大学学生面对面,谈谈人生和未来
与五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交流,讨论牛津大学研究生申请经验、导师选择、资金来源、毕业要求、未来工作。博士申请和培养过程因人而异,有人在硕士期间就已经接触到现在导师,有人是看哪个项目适合自己再申请,培养中导师根据研究需要推荐课程,项目资金来源于公司、机构、奖学金等支持,期间可以申请暂停学业外出实习,毕业条件关注研究生期间有没有创新的工作、新的发现,没
有发论文要求,可选择毕业后再发表,目前牛津的学生找理想的工作也很困难,但自然科学留校继续研究的机会相对较多。此外,Dr.Steve Burholt以“Coaching & Active Listening”为题,首先阐述教导的定义、为什么需要教导和GROW模型,然后讲解积极倾听的概念和好处。教导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机构化问题来明确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明确职业生涯和工作目标、提供潜在选择和下一步计划,指导过程可借鉴GROW模型,设定目标、明确现实、梳理选项、选择路径进行实践。积极倾听在教导中具有重要作用,确保信息准确性、加固相互关系、解决冲突。实现有效倾听的关键在于:眼神交流、不打断、肢体语言、专注、问问题、不妄下定论、不强加己见、释义和总结等。
(七)走进剑桥大学,深入讨论谈话式教学
乘车两个多小时来到剑桥大学,Prof.Rupert Weger if以“Dialogic Education:What is it and why do we need it?”为题,讲解了谈话的定义、对教育的意义、好的谈话具备哪些要素、剑桥和牛津是怎么做的。谈话有别于聊天,参与者深度投入、传递有价值的信息、阐明个人观点和原因。建立小组对话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每个人都经过深思、都有机会发言、并倾听他人意见。牛津和剑桥在优化谈话当面做了和多研究,认为谈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共同构成个人综合能力。最后,集体探讨了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报告结束到剑桥大学自由参观,与全组同学一起录制了《再别康桥》,文化与科学的交融,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