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一名教龄较短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教学学术能力的重要性。近期,我有幸参加了教发中心组织的厦门大学教学学术能力提升培训,主要涉及“教育新发展与教育新理念”、“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和“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的提炼”三大板块的内容。这次培训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在教学领域中渴望成长的心田,也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教学学术之路上继续前行的方向。为期5天的培训收获颇丰,许多体会在培训学习中油然而生,历历在目。
本次培训的开场便如同拉开了一幅展现教育宏伟蓝图的序幕,让我清晰地看到了教育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进行着变革。教育不再是孤立于社会发展之外的存在,而是与科技进步、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宏观视角的呈现,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新发展并非偶然的现象,而是时代演进的必然结果。从厦门大学校长邬大光教授的《教学改革与质量》,到李渊教授的《教学创新与智慧教学》、再到计国君教授的《数字化驱动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数字化教育已然成为当今教育舞台上的主角之一。在线课程、教育软件、虚拟实验室等数字化工具层出不穷,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可能性,我也真切感受到了数字化教育的强大魅力。例如,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使得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惠及更广泛的学习者群体;智能教育软件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精准地满足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然而,数字化教育并非简单地将传统教学内容搬到线上,而是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师生互动的方式。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此次培训中,最令我触动的是李渊教授的《教学创新与智慧教学》,他的研究由初始的理工科类型逐步转变扩展到人文社科类,学科跨度之大难以想象。其元宇宙平台的设计与衍生,让我看见了什么是真正的跨学科教育理念,也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教育视窗。事实上,在当今知识爆炸和学科交叉融合日益频繁的时代,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难以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跨学科教育强调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训中通过具体的跨学科课程案例分析,我看到了如何将数学、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在一个主题项目中,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在一个关于城市规划的项目中,学生需要运用地理、数学、历史、政治等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城市的发展现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合理的规划建议。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其应用价值和未来前景不可估量。
在教育新发展的趋势中,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领域之一。本次培训中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也让我大开眼界。在李清彪教授的《生成式AI热潮下人才培养的思考》、洪学敏教授《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协同学习的远景与实践》和郑宏副教授的《教学学术:理念发展与多元实践》的讲授中,可以清晰的发现生成式AI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突破。它不再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成为了重塑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关键力量。在个性化学习方面,生成式AI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风格、节奏和需求,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这种多样性。然而,通过生成式AI技术,我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历史、表现数据以及兴趣偏好,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属的学习路径和内容。这种高度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不断进步。例如,利用生成式AI开发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动态调整练习题目和学习资料的难度和类型。对于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减少重复练习,而对于尚未掌握的薄弱环节,则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这使得学生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最需要提升的地方,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在课程设计与开发方面,生成式AI也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过去,教师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收集资料、构思教学框架、编写教材和教案。而现在,生成式AI可以快速生成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如课程大纲、教学案例、练习题等,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依赖AI生成的内容,而是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对其进行筛选、优化和整合,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逻辑性和教育性。此外,生成式AI还为教学中的互动环节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智能辅导系统能够实时响应学生的问题,提供即时的反馈和指导。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学生都能随时获得帮助,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使教师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深度指导和个性化关怀中。可以这么讲,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教育的形态。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一系列伦理和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例如,如何确保人工智能算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避免对某些学生群体造成不公平的待遇;如何防止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的同时,坚守教育的本质和价值观,以确保技术始终服务于教育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培训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在本次培训中组织的课堂活动中,与不同学科的同行们交流与分享也是这次提升之旅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我们分享着彼此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共同探讨着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还从他们身上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如同鲜活的血液,将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同时,我也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为了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将全力以赴,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将所学化为实际行动。我们要以此次研修为契机,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力求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怀揣着把我校建设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目标。我们将立足本职,发挥专业优势,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业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