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厦门大学研修心得】孙静厦门大学研修心得体会

【厦门大学研修心得】孙静厦门大学研修心得体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0-25     浏览次数:

  

衷心感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资助支持和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的选派,让我有幸赴厦门大学参与“教学学术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本次研修班旨在增强一线教师在教学及学术研究方面的能力,特别聚焦于探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背景下,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带来的深远影响与变革。通过为期一周的高密度、快节奏的学习,在十位拥有丰富教学学术经验导师的指导下,与来自各学院60位教育同仁的交流中,我收获颇丰,感受良多,现汇报如下。

一、教育新发展理念下的自我审视

在第一场讲座中,邬大光教授精彩地阐释了“教育”中“教”字的含义。他指出,汉字“教”的结构是左右分布,左边是“孝”,右边是“攵”。大家对“孝”的意义相对熟悉,但“攵”可能不甚了解。实际上,“攵”象征着老师手中的教鞭和戒尺。若学生对学业不专心,老师便可能使用这些工具进行适当惩戒。这种结构反映了教育的双重职责:一方面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品德。进一步解析“孝”,这个字由“耂”(表示老)和“子”组成,合在一起通常解读为“老子”。在这里,“老子”指的是一位具有崇高地位的老师,象征着智慧与权威。教育中的“老子”不仅是对古代哲学家的尊称,也暗示了老师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导师的角色。邬教授还强调了“耂”在上的布局,这不仅象征着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也提醒我们教师应对教育持以敬畏之心,尊重知识的力量,同时关爱和保护学生。这一解读深刻地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品格的塑造和心灵的呵护。

邬老师的深刻剖析清晰地揭示了教育的真谛,强调了教育工作的神圣性和教育者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的见解如同一盏明灯,启发了我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使我豁然开朗。教育者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还需与时俱进,成为一个真正懂得在时代中立教育之道的“时中之师”。作为一名教师,在立德树人的征途上,自我审视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内省方式。通过持续的自我反思,教师能够识别并强化自己的教育哲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着重关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性与适应性,不仅包括采用新技术和教学工具,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定期进行自我反思,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在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中,应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学和文化环境,成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力量。

同时,立德树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教育信念,通过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进一步地,教师应当培养出能够自主思考、批判性分析问题并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精神。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促进学生全面而均衡的发展。

二、数智化时代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的探索

面对数智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需要平衡技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如何确保教育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李清彪教授在讲座中详细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热潮的演进发展、各方领域的反应和应对举措,重点探讨了GAI对行业发展于人才培养的思考。

他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蓬勃兴起正预示着教育科技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高校教育工作者需敏锐捕捉时代脉搏,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精通信息化技术,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和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在此基础上,高校应紧密结合自身独特的办学特色与定位,重新规划人才培养蓝图,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大数据处理等高阶技能,确保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广大一线教师也要进一步提升数字素养、强化数字意识,加强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转变教学观念,科学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由此也引发了我对数智化时代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的思考:

1.当下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AI时代的到来,为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未来的高等教育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1)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海量信息面前,要培养学生学会筛选、分析和评价信息,形成独立的见解和判断。通过参加讨论课、阅读批判性文章、撰写论文等方式,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要学会提问和质疑,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

(2)提升创新能力:AI时代需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应引导学生应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如科创项目、创业计划、学科竞赛等,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要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思路,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和模式。

(3)掌握数字技能:AI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字技能。学生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数据处理、编程等基本技能,并了解AI、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4)加强跨学科学习:AI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学生应加强跨学科学习,利用我校多学科资源,优势互补,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和学术视野。通过选修跨学科课程、参加跨学科科创项目等方式,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点,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5)注重人文素养和伦理道德教育:在AI时代,人文素养和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还要引导学生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判断力,了解AI技术对社会、伦理、法律等方面的影响。

2.数智化时代的教学挑战与探索

基于此,作为高校一线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教学策略,以引导学生走向高阶能力的发展。

(1)提升自我的数字素养和胜任力

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中明确了教师素质素养的评价框架,包括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和专业发展五个维度。因此教师要打好收集、整理、分析、分类和使用数据的基本功,为学生做出主动寻获和利用积极、真实信息的示范;要提供让学生“有感觉”的真实问题,带领学生分解复杂问题,形成抽象思维,构造解决问题的模型;要给学生创设数字化的情境,带领学生感受数字技术的优势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2)变为智慧的引领者,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智慧的引领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学习差异,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解决方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加强对技术的认知,重视整合不同技术更好地辅助教学

搭建智能化教学平台:利用GAI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智能推荐、学习数据的实时分析等功能,提高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结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4)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重视情感传递实现育人为本的理念

强化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紧密结合课程目标设计育人环节和手段,循序渐进组织教学。合理布局思政要素的最佳“触点”、“融点”,在拓宽学生视野、保证知识和能力提升的同时,使设计类学生树立起艺术创作的社会责任感,实现思政教育润物无声有效渗透的目标。

建立技术伦理意识:在推广技术应用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技术背后的伦理问题,如数据隐私、算法偏见等,培养其成为有责任感的技术使用者和社会公民。

三、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的提炼

研修班的第三板块“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的提炼”,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多位专家教授,通过专题讲座、工作坊等形式,为我们传授了教育学术写作与教学成果凝炼的方法与技巧。

1.选题的重要性与艺术性

一个好的选题应当既具有学术价值,又能紧贴教育实践,解决现实问题。这启示我们,在选题时不仅要关注学科前沿,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更要深入教学一线,洞察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痛点与难点。同时,选题还需考虑其创新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这体现了选题的艺术性,即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找到那个既能激发研究兴趣又能推动学科发展的“黄金点”。

2.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适用性

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包括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混合方法研究等,并强调了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方法的重要性。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研究方法,只有最适合特定情境和问题的方法。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时,我们应当具备灵活多样的方法论思维,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教学成果的精准定位与深度挖掘

报告中对教学成果的凝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凝的核心在于精准定位成果的价值与特色,并对其进行深度挖掘与提炼。这要求教师在面对丰富的教学实践时,能够准确捕捉到其中的亮点与创新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将其转化为具有普适性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成果。这不仅考验着我们的专业素养,更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将个人的教学智慧转化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力量。 

    五天的线下集中研修虽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浓厚的学术氛围与深刻的思维碰撞仍萦绕心间。众多知识和内容尚未完全消化吸收,我深知在教育教学研究的道路上还需不断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研修中学到的理念与方法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尝试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将教学实践中的感悟与经验及时进行总结与提炼,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学术成果。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网站管理员: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绿道软件

联系电话:029-87080179 中心地址:北校新图书馆一层南侧

[ 网站管理 ]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